专业学位硕士——电子信息(0854)
招生领域
专业学位类别 | 专业代码 | 招生领域(方向) | 所在学院 |
电子信息 | 0854 | 新一代信息技术 | 电子信息学院 |
通信工程 | |||
集成电路工程 | |||
计算机技术 | |||
光电信息工程 | |||
人工智能 | |||
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|
一、培养目标
电子信息专业契合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“上海科创中心建设”背景及上海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求,立足上海,辐射“长三角”,依托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,围绕电子信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、大数据技术与工程、通信工程等领域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系统掌握电子信息领域方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,熟悉相关规范,具有电子信息领域专门技术与管理工作的能力,体现良好的职业素养,基础扎实、素质全面、工程实践能力强,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、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人才。
二、导师队伍
电子信息学位点现有硕士生导师58人,其中教授19人,副教授18人,讲师21人,博士57人,硕士1人,98.28%具有博士学位。团队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领域基金项目、上海市创新行动计划、全重实验室开放课题及企业委托开发项目。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,紧密对接航空航天产业,吸收和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参与研究生培养,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,2024年聘任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、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兼职导师8名,聘任日本神奈川大学等4名海内外高校兼职导师。2024年招收150名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(全日制),15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。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点拥有2个上海市教学团队、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获得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。近五年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,累计到账纵向科研经费613.15余万元,横向经费4974.2981余万元;发表论文538篇,其中SCI、EI检索论文近140篇。
三、平台基地
本学位积极对接重点领域、行业前沿相关重点单位,通过签订框架协议,与行业建立长期、良好的院企合作关系。学院依托临港地区发展优势,加强院企合作,积极推进研究生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。近两年新增校级产教融合基地近30余个,学生全部参加企业实习实践。指导学生荣获“博创杯”华东区特等奖、国家三等奖,“挑战杯”国家一等奖,“互联网+”上海市银奖、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国家一等奖等多项奖项。
四、科学研究
2023年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多类奖项。2024年获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,晨光计划1项。2024年横向到款1505.27万元,临港经费180.35万元。以第一单位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6篇,授权发明专利145项,新建激光量子探测平台1个,无人机创新研究中心1个。
图1 基地与获奖证书